北医110 | 从手术台前到三尺讲台,她是护理教育开拓者
编者按
时光游走,岁月不停
2022年金秋
北医迎来110岁生日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
官微推出“医学博物馆”系列
在一个个故事当中
感受医学前辈的大家气质
回顾历史时光的点滴瞬间
这些老一辈北医人
或某个全新领域的奠基者
或医学教育不平凡发展路上
平凡的铺路石
他们一生开拓进取,淡泊名利
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奋斗不息
在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
开启新征程之际
让我们一起回顾他们的故事
以史为鉴,铭记责任与担当
面向未来,争做时代领航人
20世纪80年代,国家恢复护理高等教育,北医作为首批恢复护理本科招生的院校之一,开始筹建护理系。一批临床优秀的医护人员走出病房,走进教室,从病床前来到讲台上,王宜芝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两种植物带有“芝”字,一种是仙草灵芝,另一种是香草芝兰。王宜芝,于己而言是香草,优雅谦逊,优亲善友,散发芝兰之幽香;于他人而言则是灵芝,坚韧执著,治病救人,永怀一颗济世惠人之心。
从临床医疗的救死扶伤,到三尺讲台的知识传授,王宜芝坚守在医学、护理领域——作为生命的照护者,护理学的育人者。
王宜芝作为研究生导师在护理楼前留影
一名医生:病榻施手,爱博技精
1939年冬至时节,西迁途中,一个新生命在宜山脚下呱呱坠地,父母以“芝”字寄托了他们对长女的厚爱和期望,故得名宜芝。出生在书香门第的王宜芝,身材瘦削,眉目清秀,说起话来一副江南的吴侬软语。几乎所有回忆起王宜芝的人,印象最深的都是她的优雅与大气。就是这样一个淑雅文静的女子,日后始终坚持着对学术、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1959年,王宜芝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求学期间,正值自然灾害导致缺衣少食的年代,王宜芝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和同学们一起去山里挖野菜,以此来减轻经济上的负担。一心报效祖国的她,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女子武术队,练就报祖效民的良好体魄。
学生时代的王宜芝
大学五年级时,王宜芝曾到通县县医院、北大医院内科、北医三院外科、妇产科实习。实习期间,她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获得了很多上台实操的机会,并得到带教老师和医生护士的鼓励与帮助。这些经历为她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让她对于医学专业有了具体深刻的体验与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她日后投身医学的志向。
医学院毕业之后,王宜芝和同学们去山东参加四清工作队,一年后回到北京,进入北医三院工作。临床一线虽然辛苦劳累,但救死扶伤、护卫生命的荣誉感和患者家属的感激,让王宜芝很是自豪与欣慰。
她曾经参与抢救两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一患者昏迷一个多月,当时外籍专家都认为难以恢复。但全病房齐心协力,共同与死神博弈,经过精心医治护理,病人最后康复痊愈。
王宜芝在北医三院工作
繁重的临床工作同时,王宜芝还承担了医疗系及卫生系本科生的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工作。一次次的急诊抢救、研究学习,使她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她将这些经验心得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论文涉及呼吸、消化、中毒等常见病,还有罕见疑难杂症。
王宜芝(前)与北医三院进修医生合影
王宜芝注重日常工作的积累,在北医三院工作期间,她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制作了300多张病历卡片,内容涉及内科全部十大系统,还有神经和传染病。病例卡片中除一般资料外还记录了经验和教训,在教学中很有用,让讲课生动真实,学生更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上。
2020年3月,因疫情居家的王宜芝再度翻出这些卡片,这些卡片勾起了她对自己40余年从医生涯的回忆,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总结这么多管过、见过的病人我倍感遗憾,因为能治好的病太少了。这让我体会到“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真的太确切了。经我治疗的病人或家人,无论诊治结果如何,他们对我都是那样信任、配合和尊重。不是因为我的医术,而是因为我能尽责尽力,不断地为病友及其家人提供所能及的帮助和安慰。从医几十年我对得起国家的培养,自感欣慰……
这些小小卡片,见证着她为医疗事业付出的心血,也为她日后在护理教育领域耕耘开拓奠定了基础。
筚路蓝缕,护理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据王宜芝的女儿回忆,母亲从小就有当一名老师的梦想。选择做一名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生,救人于疾痛、助健康之完美很有价值,但成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这个朴质想法有可能变为现实时,埋在她心中的种子便破土生发。
1988年,王宜芝从工作了24年的北医三院来到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从事教学工作。从那时起,王医生变成了王老师,她为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发展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后半生,与护理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断30余年,创系之初,不仅师资匮乏,护理教育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都需要经过团队反复研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对王宜芝而言,放弃医生工作,到学校来从事护理专业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和挑战。
随着时间推移,王宜芝对“护理”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临终关怀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
王宜芝手写的教案
在此期间,王宜芝参与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多本护理学专业教材及教辅编写,参加师资队伍培养等重要工作。为了备好每一次课,她会查阅大量书籍和文献,也因此成了图书馆的常客。甚至于图书馆进了一批新书或新增一本学术期刊杂志,她都第一时间知道。
在教学中,王宜芝授课润物细无声,亲切柔和,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个细节都蕴藏着她的精心设计。
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之二十余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使她很快成为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王宜芝与爱人吕清浩
在家庭和事业上,王宜芝的爱人吕清浩先生对妻子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吕先生直到病倒前都在帮妻子整理书稿、投影胶片。
王宜芝年幼时手腕做过手术,书写不便,出于条件限制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她坚持手写工作笔记,但其字迹仅丈夫可以清楚辨识,不方便学生学习研读。每逢假期,夫妻二人便在一起,吕先生亲笔誊抄王老师的工作笔记。此外,吕先生还代笔制作幻灯材料,供王宜芝教学使用。
吕清浩绘制的呼吸音示意图
正是像王宜芝这样的护理前辈,从自己熟悉的临床医院来到学校,从临床医生转变为护理教育者,为北大护理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拼搏,鞠躬尽瘁。正是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攻坚克难品质,成为了北大护理人最靓丽的精神底色和永恒不变的学术气质。
杏坛沐春晖,桃李满天下
王宜芝在教学中严格认真,但和学生的互动中随和亲切,完全没有一点“架子”,如果在校园里偶遇自己的学生,就会很自然地一起锻炼、一起吃饭,聊工作、聊学习、聊生活。分享她的生活,给学生一些建议,也帮助学生成长,这对她而言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一名同学做的课题论文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但是学生和老师对于数据统计都不是很了解,那个年代没有计算器、电脑等智能设备,课题因此陷入了困境。为此,王宜芝特意请教统计学科专家,先自己学习,再把分析数据的方法“手把手”传授给学生。
王宜芝(左)与学生李利合影
王宜芝的研究生李利记得,在一次课题组内汇报病历时,复述一个罕见病的救治过程,一张口就被王老师的三连问惊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从那以后,李利对待学术不敢有丝毫懈怠,凡事必先探究一番。
李利还记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第一次试讲备课时,王老师的悉心指正。“我本想请王老师就内容把把关,没想到,王老师不但帮我梳理了内容,还就课程组织与我进行讨论,甚至还对着PPT修改了标点符号。”王宜芝总是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
1997年王宜芝(右)与研究生孙玉梅合影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孙玉梅也是王宜芝的学生,但其实王宜芝并不是她的第一导师。当时因为孙玉梅的导师在她入学后一年就退休了,所以王宜芝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指导工作。耳濡目染下,孙玉梅也很快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投身到护理教育事业中。“王老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一丝不苟,对学生如父母般的关心爱护成为我一生的榜样。”孙玉梅说。
2005年,王宜芝退休。虽然离开了教学岗位,但她还在热爱的医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她经常参加不同专业学生的培训,也会帮助医院提高医生水平和医疗效率。护理学院的学生请王老师帮忙审稿,她不仅细细审读原稿,还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书籍,研读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唯恐自己的知识过时。
王宜芝(中)与师生合影
王宜芝曾经说过,希望自己重病的时候,医生能按照她的要求不做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让她安宁地离开。
2020年8月初,王宜芝因皮疹住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皮肌炎。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病情进展较快,10月18日,她没有惊扰任何人,安静离去。
芝兰乘夏远,清风送挽意,宜念吾师品,芝香世有余。
王宜芝虽然已经逝去,但她的教诲与精神会一直传承,在后辈心中闪烁璀璨的光芒,激励新一代护理从业者,踏着前辈的足迹,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物简介
王宜芝(1939~2020)教授、中共党员,1959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65年毕业后在北医三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大内科总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期间荣获优秀教师、先进个人、文明个人等奖励。1988年到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从事教学工作。1992年晋升为教授,参与护理学专业不同层次的内科护理学、症状护理学教材及辅导教材编写。多次获得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1995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奖。
本文为:现代医学博物馆建设计划资助课题 “芝兰之灼,宜之家国——王宜芝教授生平资料编撰集” 成果,课题组成员:郭记敏、孙玉梅、江华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联合策划 / 宣传部、档案馆
素材来源 / 现代医学博物馆筹备组
文字 / 杨映锴、李庭芳
图片 / 护理学院、课题组提供
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宣传部 武慧媛